在1994至1995年,特區政府曾就全民退休保障(養老金)問題發表諮詢文件,建議向所有長者每月派發養老金,約為工資中位數的30%,由僱主及僱員攤分供款,供款率約為僱員收入的3%。這個方案結果胎死腹中。2000年,政府推行強積金計劃,全民退保的問題便擱置了。直至近年政府統計處發表推算,2024年65歲及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1%,到2039年更會急升至28%。推行了10年的強積金計劃,已證明無法保障退休長者的生活。全民退保的問題又進入議程,贊成及反對兩派各持己見,爭論不休。
特區政府經常強調,有強積金、安全網(包括生果金、綜援及其他特別津貼)加上私人儲蓄三大支柱,已足夠保障退休人士的生活,無須另外搞全民退保。主張全民退保的人士,則認為這些保障並不足夠。如今,已有高達34%的長者生活在貧窮線以下。街上不時看到長者靠拾荒、做無牌小販,甚至駕駛小巴、的士賺取微薄的收入,足見政府對長者的照顧不足。香港繁榮時尚且如此,數十年後,情況可能更糟。
勢必重稅 嚇怕外資
反對派援引西方國家的例子,指出全民退保對政府是很大的財政負擔。許多歐洲國家在金融海嘯後,已無法支付養老金,引致示威抗議頻頻,社會動盪。按照反對派的計算,假若每月支付每名長者4000元,2011年便要400億,到2024年是810億,到2039年更飆升至逾1190億。特區政府財政遲早崩潰,將不得不加利得稅及薪俸稅,以支付這筆開支。到時,香港成了「高福利、高稅收」的城市,很難吸引外來投資。
三方供款 滾存資金
贊成派反駁:這是用所謂「隨收隨支」(Pay As You Go)制度計算出來的結果。即是?,養老金全部由政府負擔,從稅收中支付,市民不用供款。這樣,當然會成為「財政黑洞」。贊成派提出方案,由「勞、資、政府」三方供款:僱主及僱員各供一半強積金(工資的2.5%);盈利1000萬以上的大財團,加1至2%利得稅作供款;政府則負擔生果金及綜援,再額外撥出 500億元作為啟動基金,年年滾存,令養老金儲備在2021至2046年期間有1800億元以上。到2046年,更上升至2100億元以上。如此,整個計劃至少可實行至2039年。由於這幾十年的人口增長率下降,到時長者人數減少,養老金便回復至可負擔水平。
反對派質疑:這個方案是否可行,視乎強積金的供款、從財團得來的利得稅額、養老金儲備滾存的錢,是否足夠應付。這又要看整體經濟能否保持穩定的增長。長者人口的增減,亦是無法準確預測的。萬一平均壽命增加至100歲過外呢?另一方面,任何福利政策一旦實行,除非政府陷於破?邊緣,否則便不能再走回頭路。
反對派的擔憂亦不算無的放矢。可是,香港現在已不再是機會之都,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。沒有全民退保,貧窮長者人數不斷增長的話,未到2039年,可能已引起很大的民怨民憤。若然因此而破壞了社會的穩定和諧,那個責任又由誰來負呢?撰文:博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