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文匯報訊(記者 余美玉)都市人工作壓力大,加上欠缺運動及不良飲食習慣,高血壓、心臟病及癌症有年輕化趨勢。萬一患病,當事人涉及的手術及醫藥開支可高達數十萬元,一般醫療保險未必可以應付。危疾保險則是針對此類嚴重疾病,為投保人提供大額賠償額,以應付醫藥費及休養期的生活開支。
友邦保險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陳榮聲表示,每當資本市場不穩時,市民更注重自身的保障,對人壽及醫療方面的保障特別關注,而近年因嚴重疾病有年輕化趨勢,令危疾保險大賣。
現時保險公司推出的危疾計劃,受保的危疾約50多種,除主要「都市殺手」如癌症、心臟病、中風外,男女性獨有的危疾亦會包括在內,例如前列腺初期癌症、睾丸原位癌、乳房原位癌及子宮頸原位癌等。另外,與神經系統及主要器官相關之疾病亦是受保之列,當然疾病細目就要按保單條款而定。
非保障疾病 保額大削
不過,投保人要留意,不少計劃內的受保疾病,有嚴重及非嚴重疾病之分,以AXA安盛「康逸嚴重疾病保障疾病」計劃為例,投保人萬一確診患上51種受保嚴重疾病之一,可獲得相等於保額百分百的現金賠償,但若是確診患上受保非嚴重疾病之一,賠償額只是保額20%。
到底要投保多少的金額才算足夠?陳榮聲表示,投保人除要計算醫療開支,還要考慮治療及休養期間的生活費,因患重病時未必可以工作,屆時就會沒有收入。一般而言,嚴重疾病如癌症的醫療使費,起碼達50萬元以上,另加至少1年的休養期,假設平均每月生活開支為8,000元,即投保額需60萬元或以上。以保柏「智安保危疾保障計劃」為例,25歲的非吸煙者投保,投保60萬元保額,每年保費2,370元,年齡越高,保費越貴,35歲的非吸煙者每年保費就要3,072元。
毋忘如實呈報原則
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提醒,有不少市民於自覺身體出現問題後,才投保危疾保險,卻因沒有如實呈報狀態,故往往於「出事」時未獲賠償,更與保險公司發生爭拗,投保人反而失去保障。他又指,危疾保單會設有等候期,由60至90日不等,期內被確診的疾病將不受保,「因為嚴重疾病不會一朝一夕形成,投保前已存在的疾病是不受保的。」
此外,值得留意的是,並非一旦確診患上受保範圍內的危疾,投保人就可得到賠償,因要符合保單條款要求。以癌症為例,條款會清楚列明屬於第幾期、擴散程度及腫瘤體積等等才會發放賠償,而有部分保單列明對於較初期及未有擴散的原位癌是不會作出賠償。